家里东西堆不下 你会租个“外接硬盘”吗?
2019-05-21 08:52:09 来源:家里东西堆不下 你会租个“外接硬盘”吗?
树袋熊仓储门店
树袋熊仓储门店
城中村改造,老物件舍不得丢怎么办?来杭州旅游,箱子的行李找不到地方寄存?企业大批的档案资料,没有人归档管理?这时,如果有个仓库或者管理员就好了。
老孟这段时间就在忙着做这件事,下城区六百弄的一间地下室几乎是他每天都要去的地方,一会量量自己的办公室尺寸,一会招呼来门店看仓库的客人。这是他在杭州开的第四家树袋熊门店,接下来还有4、5个网点要开。
不仅仅是老孟,近两年,来杭州玩自助仓储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,小小的仓储也玩出各种“花样精”,“空间号”玩社区迷你仓,“能容云仓”与电商合作玩外接仓库,“放东西”整合第三方平台服务......
这种新型仓储模式是不是又开启了新的市场?
“行李寄存”2.0版上线四年 租客多是应急 年轻人是主力军
老孟是东北人,一直跟仓储打交道,原本在杭州一家物流公司工作,分管产品发货接货的业务。对仓储市场有独特“嗅觉”的他,在四年前,辞了职,和朋友创业做新型仓储——“行李寄存”2.0版,取名树袋熊,也是最早一批试水自助仓储的企业。
这家位于六百弄的门店,是他的第四家线下门店,也是面积最大的一家,有1900多平方米,场地选在地下室。“去年年底开始试营业,现在面积又扩大了,现在装的是二期。”老孟说,2014年4月以来,有了三个网点,分别为西湖科技园店、西湖文化广场店(现代城建大厦)、滨江店。
第一家店开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附近的西湖科技园,“当时觉得价格低,比较合适,再者看中的就是园区的科技公司多,人群主要是年轻人,接受新事物能力强。”接下来,选的西湖文化广场、滨江都是看中这些因素。
四年来,他发现租仓库的,大多数是应急,“2016年,像西湖区白沙泉一带要整治,有很多店家东西没地方放,就存放在我们这里,长则一两年,短则几个月,还有拆迁户的老物件,占地面积比较大,也愿意存在这里。”
他印象比较深的是一位60多岁的老奶奶,住在上城区,家里拆迁,留下了一个高两米多、宽一米多的柜子,柜子舍不得丢,她女儿带着她来到这里存,租的是10个立方米的仓库,现在已经存了一年多。
这四年来,自助仓储也有了固定的服务群体,主要是个人、家庭、企业,各占三成,租期在3-6个月。“个人客户,像刚换工作的白领、放寒暑假的学生特别多。家庭的话,主要是搬家、装修,或家里面积不大,会存放一些不常用的物品。企业则会放一些文件、档案、财务报表、桌椅等。”
老孟说,旅游的人也喜欢寄存,但时间不长,“一个小时,一天、两天的较多。有些人来杭州玩,行李太重,没地方放,寄存一下。”
800平方米的网点成本需百万元 市场培育期很长 预估五年后才能回本
自助仓储,在老孟看来,并不是什么新鲜事,在欧美国家遍地开花,而在中国一些大型城市,比如上海、北京、广州也早就有了,“杭州市场是一片空白,我觉得肯定有潜力。”
2014年4月以来,老孟一直在忙着布点,“第一家店的面积有800平方米,差不多有100多个仓库,小到0.3立方米,大到20立方米,但光是前期成本投入就要百万元。每个仓库成本相当高,一立方米在800-1000元,再加上人工成本就更高了。”
创业第一年,他和投资人布局了两个网点,但一直亏损,“当时亏的特别厉害,入仓率很低,有时一个月一单生意都没有。”老孟坦言,大众对自助仓储都不太熟悉,不明白是干什么的,更别提要来存东西。
但一年后,情况有所好转,让他看到了希望,“通过一年的积累,有了一定消费群体,入仓率稍微高些,但也没有达到预期。直到第二年投入的滨江店,因为高新人群集中,入仓率大概能达到80%,这才让我们敢赌一把。”
他说,让他们最头疼的是,仓储的培育期很长,回本的时间就拉长了。“每家店根据面积、仓库数量多少,投入在几十万到几百万元不等,高成本投入,但效益却要一点点收回来。”他算了一笔账,按照一立方米的投入来算,要赚回成本,起码要五年时间。
即使如此,他今年还打算再拓展4、5个网点,“现在六百弄装修的就是一家大网点,阿里巴巴店也已经签约,就等拿房,接下来我们还打算在九堡、良渚、奥体等核心板块再做几个网点。”
对于这样的做法,老孟说,网点铺开来,区域辐射面积就大了,虽然现在赚不到多少钱,但是未来需求量大,收入就相对稳定了。
社区迷你仓、做电商的“外接硬盘” 小小的仓储玩出各种“花样精”
除了树袋熊这种传统的租赁模式,近几年,有不少平台也玩起了“花式仓储”。比如空间号、能容云仓、放东西、乐存、仓小二,大家玩法各不一样。
像空间号是去年10月出现在杭州市场的,玩法是在社区里投放迷你仓。第一个社区就在运河宸园,投放了13个迷你仓,一年租金为3980元,“社区居民主要放的是一些收藏品、健身器材、玩具、户外用品等。”“空间号”CEO朱俊说。
目前,“空间号”在杭州有16个小区正在运营,有近300位用户在使用,仓体空间大小为5.4立方米,可容纳约10平米物品,除了租赁,他们还进行销售。
朱俊说,现在很多房子面积在90方左右,没有储物间,东西一多,就没有地方放了。他们就是找准社区的这个痛点,选择在这块市场投放仓储的空间。
另外,还有平台给电商提供“外接硬盘”,“能容云仓”就是一个典型。举个简单的例子,淘宝商家没有货物仓库,需要有仓库代发,它就能提供仓储的服务,同时,还提供代发、退货。
杭州能容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仓配事业部工作人员介绍,刚创建时,全国的仓数量很多,但是这几年下来,其他省份的仓逐渐减少,主要就是杭州仓在运行,目前该仓有40多个大客户,为几百家淘宝店提供仓库存储,每天的发货量在几十单到几千单,主要赚的是租金以及操作费。
还有“乐存”,玩的是整合了搬运打包物流等上下游行业的仓储,它在2015年进入杭州市场,目前网点四个,位于拱墅、城站、滨江、武林四个区域。像“仓小二”,主要是面向企业的比较大型的仓库货存,单位价格相对较便宜,每个平方米每月只要10-30元。
此外,第三方信息平台型的企业代表就是“放东西”,它其实是万家物流的一个子公司,是集搬运、运输及仓储的一站式储物服务。
“放东西”市场经理郑自在说,目前杭州市场只投放了一个点,在新塘路上,已运营了两三个月,每个月的量在20单左右,小物件为主,租的仓库大多数是一立方米、两立方米的,接下来会在南京、杭州会继续布点,但要看订单的多少再决定。
■延伸
小仓库真能做成大生意?
一个小小的仓库,为何有这么多为之痴迷的企业?其背后真的有着这么大潜力吗?
“房地产市场以及房屋租赁市场现在很活跃,自助式仓储这一全新的业态发展的确很有前景。”老孟认为,不过,可能只会停留在住房问题相对比较突出的大型城市。而选址、客户细分上,目前都在摸索阶段。
空间号CEO朱俊认为,智能仓储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,尤其是智慧地产、智慧物业,未来开发商与物业会将更多好的智能化产品加入配套,而一大批物联网企业就是这个配套中的一员。
“未来自助式仓储可能会与房地产开发商形成‘联动’,建设某个楼盘,旁边建一个自助式仓储作为配套设施,满足住户与小企业存放物品的需要。”朱俊说。
对于智能仓储,也有很多不同的声音,比如仓储场地不够安全;市场培育长,没办法盈利等。
有人就提出,自己的物品并不知道会存储在什么样的环境下。安全是一个问题,很多寄存的物品,如有气味的、容易过期的食物,或者易燃易爆品等,如果不进行把关,会有很大隐患。
另外,小仓库业态的盈利模式,基本上是“二房东”包租、赚租金差价的模式。但存在一个弊端,“二房东”所有的仓库都在不断折旧,再加上对地理位置、物业合作需要高度依赖,巨额成本要先投入,回报率还要看市场的情况。
有物流方面的专家提出,仓储市场要走得更远就需要市场细分,包括性别、年龄、职业、大致收入、存储物品的类别以及服务偏好,进行大数据的收集整合。从只是赚差价的转租服务,逐渐转向以提供全方位储物服务的产品,打通产业链的上下游,将建设、运营落地、外围增值服务全盘整合,最后形成产业集群。